close

門戶網站的中國化之路 -網上宣傳


  文/姜奇平

  十年零一個月前的一天早晨,我上網時驚訝地發現,“雅虎中文”不聲不響地出現了。我馬上在評論中寫道:“中國的網絡門戶被打開!”

  當時憂心忡忡地發表感想:我深怕在21世紀數字化生存中的小孩子也給我來個E-MAIL:“中國在雅虎之何方?”“中國與賽佰空間網路相通否?”這里有一個典故:1840年12月,鴉片戰爭打開中國大門之時,琦善派去同英軍統帥義律交涉的特使張喜,不知英國在哪,逢人就打聽:“英國在中國之何方?”“英國與中國陸路相通否?”

  我的擔憂看來有些多余。十年后的今天,我們需要詢問的,不是新浪、搜狐、網易、騰訊在哪里,而是“雅虎中文”、TOM在哪里。十年滄桑, 中國的門戶在開放中站穩了腳跟。

  中國的互聯網是全世界互聯網領域里的一朵奇葩,它在令老外們摸不著頭腦的同時又佩服無比。而在中國的互聯網中,中國的門戶網站們則占據了絕對的頭把交椅。搜狐、網易、新浪,當然一定還要算上后起之秀的騰訊,他們加起來基本“挾持”了全部的中國互聯網網民,他們的業務無所不包,新聞、短信、博客、社區、網游、搜索、電子郵件、音樂、視頻……

  回顧歷史,人們自然有一個疑問:中國門戶網站是怎么立起來的呢?

  1、靠變花樣賺錢

  在《信息改變美國》一書中,著名經濟史學家錢德勒認為,共享信息基礎設施,自17世紀以來,就是驅動美國國家轉型的力量。站在信息革命的高度看,門戶網站是可以改變一個國家的信息基礎設施的。這一點,甚至連國家本身最初也沒有充分意識到。

  拿用戶當作基礎設施經營,是門戶網站發現的一個基本規律。基礎設施的特點是,它本身可以是免費的,如公路可以大家走;但是在基礎設施上派生的應用,卻是可以賺錢的。馬化騰是一個典型的例子。騰訊今天如此火爆,到了玩什么,什么有的地步。原因就在于有一個龐大的用戶群。騰訊與傳統門戶不同,不是以廣告為主要收入,也就是說,它主要不是定位在媒體,這就更加有說服力。

  門戶需要用戶形成規模,但贏利的關鍵點并不在于規模本身。信息基礎設施的一個重要特點,是在它上面派生應用,花樣玩得越多,均攤成本越低。也就是說,品種越多,成本越低。這與兩百年來工業化的規模經濟規律(品種越少,成本越低)正好相反。我稱之為國家范圍經濟。馬化騰充分抓住了互聯網變花樣不怎么耗費成本的竅門,展開了增值服務。

  變花樣,在經濟學上就是增加品種。互聯網增加品種,既可以獲得較高附加值,又不打價格戰。從這個意義上說,馬化騰的玩法,道行在經濟學上最深。雖然他自己可能不懂經濟學。

  2、把信息變成服務

  雖然默多克也一直想進入中國媒體,雖然國外網站也一直想在新聞信息服務上進入中國,但他們并沒有找到一個適合中國國情的準確定位。這個定位被新浪找到了。

  新浪代表門戶的另一個發展方向,即媒體的方向。新浪與騰訊的收費模式不同,主要靠廣告賺錢。但與一般媒體不同,新浪定位于服務,而不是產品。這是機緣造成的。

  由于受準入限制,新浪起步階段,不能作為具有刊號的新聞機構而存在,只能把自己定位于信息服務,申請ICP的執照。這在無意間,開辟了中國媒體的一片新天地。

  新浪將各家新聞機構的原創新聞,按照百姓的口味重新排列組合,這種排列組合本身,成為一種重要的服務增值。以往的報紙,大多處于“新聞紙”這種產品定位,從事的是官方口徑的宣傳事業。新浪不是新聞機構,沒有記者證,反而不受這種定位的限制。第一,新浪可以定位于服務,而不是產品;第二,新浪可以定位于產業,而不是事業;第三,新浪可以按百姓的口味組合新聞,而在一定程度上擺脫了官方色彩。

  這顯示出中外門戶網站規律的不同。國外媒體在宣傳屬性、事業屬性上與中國媒體差異較大。網上媒體與網下媒體苦于編排雷同,而在中國,網上媒體與網下媒體,宛若牛與馬種屬的不同,編排角度大相徑庭。這就造就了新浪這種國際化投資、本土化編輯的門戶網站。

  中國網民需要新聞服務,而非現成產品,這就是新浪可以成活,而新聞集團難以立足的原因。

  以服務為導向,沖破事業體制下的業態,把內容產業變為增值產業,這是中國門戶網站的獨特貢獻。

  新浪模式的經濟學意義,在于向服務業升級,突破了中國制造業的產業定位;但其創新意義不如騰訊高遠,其媒體定位還有很大變數,所以我把它放在第二位。

  3、低者為王

  中國民營互聯網發展的一個獨特景觀,是越全球化,越本地化。美國的成功網站,在中國進得來,出不去,或者說站著進來,橫著出去;而本地化的網站,卻屢屢擊敗外來和尚。個中道理,我用一句話概括為“低者為王”。

  美國模式適合高端,而不適合中國水土。這是雅虎、AOL等在美國成功,在中國失敗的主因。在中國這樣的發展中國家辦門戶網站,要謹記“低的就是好的”。這好像不太合理,但這就是十年來的事實。門戶網站在中國的發展,目前有以下特點(如果不叫規律的話):

  首先是高端服務,不敵低端服務。短信是明顯的例子。當初三大門戶靠短信贏利時,美國市場難以從資本上理解“短信”概念。覺得是不登大雅之堂的東西,只好把它概括為一種特定信息增值服務。AOL可以收費19美元,到了中國就不靈。

  其次是高雅文化,不敵通俗娛樂。網游是明顯的例子。在有些人眼里,這里的通俗,實際是低俗。我不這樣看。我大學時就可以把貝多芬的九部交響曲完整記憶下來,但并不覺得《老鼠愛大米》低俗。因為前者是現代性的,后者是后現代性的,不在一個維度里。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。對互聯網來說,低是應該的,俗更是比雅好。門戶十年,證明了“無聊的力量”要比假正經好得多。

  第三是高科技,不敵低門檻。QQ是明顯的例子。中國與美國不同,美國網民是通信能力與計算能力都強,中國是通信能力強而計算能力弱。在中國,通信與計算的普及程度差著好幾個數量級,與美國形成鮮明反差。門戶要想在中國站穩腳跟,技術門檻不能過高。我曾以雅虎郵箱亂碼為例,分析了外商在華失敗的原因。一些在美國人看來不是問題的問題,在中國會難倒許多不懂技術的人。國內門戶網站就十分注意這一點,盡量不讓網民感到技術的存在,吸引了較大數量級的入門級網民。

  低者為王,并不涉及什么高深的學問,但它確實是中國門戶網站發展的一條規律。

  中國門戶網站的發展歷程證明,創新、進取和適應,是生存的法寶。


arrow
arrow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ddlfc 的頭像
    ddlfc

    ddlfc的部落格

    ddlf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